淮環開分表復〔2024〕19號
關于淮安空港產業發展辦公室緯三路(經七路-經八路段)工程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的批復
淮安空港產業發展辦公室:
根據你單位報送的《緯三路(經七路-經八路段)工程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以下簡稱《報告表》)、江蘇春申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的技術評估意見(春申評估〔2024〕29號)。經研究,批復如下:
一、根據《報告表》結論,在嚴格落實《報告表》提出的各項生態環境保護措施的前提下,我局原則同意《報告表》總體結論和擬采取的生態環境保護措施。
二、擴建項目在工程設計、建設和環境管理過程中,必須全過程貫徹清潔生產原則和循環經濟理念,逐項落實《報告表》中提出的各項環保要求和風險防范措施,須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1、施工期間的廢水主要為施工人員的生活污水和施工廢水,施工人員的生活污水考慮利用周邊衛生設施,將污水納入周邊污水管網,如果無法納入,則修建臨時化糞池,并聯系環衛定期清運;施工廢水主要為混凝土養護廢水、工具及車輛清洗廢水等,在施工現場設置若干不同規模的簡易沉淀池,處理后廢水可回用于工具清洗、養護和施工現場灑水抑塵,不外排;沉淀池污泥回用于路面鋪設;施工機械應加強維護,定期檢修,從而減少跑、冒、滴、漏,更換機油等應在專業維修站進行,避免油料泄漏隨地表徑流進入水體。本項目營運期對水環境的影響主要是路面徑流,主要污染物為pH、COD、BOD5、SS和石油類,其排放量很小。工程在路面均布設了完整的排水系統,路面徑流經收集后進入城市雨水管網,對地表水環境影響輕微。
2、本項目施工期嚴格落實大氣污染防治措施,本項目施工期廢氣主要為揚塵、施工車輛及機械尾氣、瀝青煙等,均為無組織排放。建筑施工現場嚴格實施封閉圍擋、道路硬化、易揚塵材料遮蓋、進出車輛沖洗、建筑垃圾清運等措施,可降低施工期揚塵對周圍環境的影響;本項目采用外購商品瀝青混合料的方式,避免設置瀝青拌合站帶來的環境影響;選擇在大氣擴散條件好的時段進行瀝青攤鋪,以減輕攤鋪時煙氣對沿線敏感點的影響。本項目建成營運后,主要的大氣污染物主要來自汽車尾氣,特征污染因子為CO、NO2和非甲烷總烴,本項目道路、橋梁均為露天工程,污染物擴散條件良好,汽車尾氣可以得到較好的擴散,對大氣環境影響較小。
本項目施工期無組織排放的顆粒物執行《施工場地揚塵排放標準》(DB32/4437-2022),汽車尾氣產生的CO、NOx、HC執行《非道路移動機械用柴油機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三、四階段)》(GB20891-2014),瀝青煙執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DB32/4041-2021)。
3、施工期噪聲影響主要表現為施工道路交通噪聲對道路沿線居民的干擾,以及施工機械噪聲對附近居民的影響,通過合理安排施工時間、采用低噪聲施工機械和低噪聲施工方式、合理選擇運輸路線、封閉施工場地、加強施工期管理等降噪措施,確保施工期噪聲達標;考慮工程施工期道路運輸車輛的不連續性,其造成的影響是有限的,這種新增加的噪聲影響會隨著施工過程的結束而降低或消失。施工期噪聲執行《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523-2011)。項目建成后,擬采取種植椿樹、香樟、櫸樹等高大喬木,設置綠化隔聲帶等降噪措施,可降噪10dB(A)以上,使道路紅線36m內的區域噪聲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4a類標準,其他敏感點噪聲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2類標準,周邊交通噪聲對住戶的居住環境影響較小。
4、施工期產生的固體廢棄物主要為施工人員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及工程棄土等。生活垃圾收集后由環衛部門清運;建筑垃圾及工程棄土,合理設置臨時堆場,按計劃和施工操作規程,嚴格控制,減少物料剩余,剩余建筑材料可回用的部分運至附近路網進行利用,無利用價值的建筑垃圾運往政府指定棄渣場處置。本項目工程為道路、橋梁建設工程,無服務區、收費站等,運營期自身無固廢產生,主要污染物為落葉和道路垃圾。道路兩側布置垃圾分類收集箱,收集行人產生的生活垃圾等,避免其丟棄亂拋;同時應在道路兩側適當位置設置提示標識,要求過往車輛覆蓋好散裝物料,防止物料撒落。落葉、道路垃圾等,由環衛部門定期清運,對環境影響很小。
三、本項目應當在啟動生產設施或者在實際排污之前按規定辦理排污許可手續,否則不得排放污染物。項目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與主體工程必須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施工招標文件和施工合同中應明確環保條款和責任,須按規定程序實施竣工環境保護驗收。
四、建設項目的性質、規模、地點、采用的生產工藝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態破壞的措施發生重大變動的,你公司應當重新報批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自本批復文件批準之日起滿五年,方決定該項目開工建設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應當報我局重新審核。
五、本項目由我局開展“三同時”監督檢查和相關管理工作。你單位應在收到本批復后10個工作日內,將批準后的環境影響報告表及本批復送執法分局,并按規定接受各級生態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的日常監督檢查。
2024 年 4 月 15 日
(此件公開發布)
(項目代碼:2305-320871-89-01-444282)
(備案證號:淮管發改審備〔2023〕47號)
抄送: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行政審批局,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行政執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