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名稱:江蘇南通市海洋生態保護修復項目; 建設地點:啟東市東部蒿枝港-塘蘆港區域沿岸海域; 建設單位:啟東藍灣新城投資開發有限公司; 環評編制單位:南京大學環境規劃設計研究院集團股份公司; 項目概況:項目建設規模為海堤生態化修復.千米、互花米草治理與濱海濕地修復.萬平方米(含互花米草治理.萬平方米)、潮沙交換通道修復.萬平方米、退養還灘萬平方米。《報告書》評價對象不包括退養還灘萬平方米。 海堤生態化修復工程內容包括垃圾清理、鋪設生態棲息板礁體。互花米草治理面積共計.萬平方米,治理方式為刈割、翻耕法。濱海濕地修復主要工程內容為微地形改造、潮溝疏通、鹽沼植被種植、管護治理通道、觀測棧道平臺建設。潮汐通道修復工程內容包括北部修復區范圍內利用背海側海堤堤身建設一處堤后階梯綠地,中部修復區地形整理、生態駁岸、觀測棧道、生態綠化、給排水等工程,南部修復區塘堤拆除及底泥清淤疏通。 項目總挖方量約.萬立方米,全部用于回填,總填方量.萬立方米,缺方.萬立方米來源于修復區外測潛堤工程內側淤積的粉砂層;臨時占地面積約平方米,其中平方米臨時占地已取得臨時用地許可,現狀為廢棄水產養殖用地,剩余平方米利用上海長甲集團和上海城投公司未利用地作為臨時棄土場和排泥場,臨時棄土場占地面積平方米,用地性質為建設用地,排泥場占地面積平方米,用地性質為農用地,現狀均為廢棄坑塘,施工結束后臨時占地構筑物拆除并恢復原狀。項目不涉及永久占地,不涉及拆遷、占用基本農田。 根據《報告書》結論和技術評估意見等,在嚴格落實《報告書》提出的各項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及環境風險防范措施,確保各類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的前提下,僅從環保角度分析,該項目在擬建地址建設具有環境可行性。 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一)嚴格落實各項大氣污染防治措施。加強施工區規劃管理、合理安排施工時間、運輸物料車輛密閉或全覆蓋、噴淋降塵、加強機械車輛維護檢修等措施降低廢氣對環境的影響。施工期揚塵執行《施工場地揚塵排放標準》(/-)。 (二)嚴格落實各項水污染防治措施。控制抽泥施工精度,合理安排施工進度,生活污水經廢水收集箱、移動廁所(規模為....
快捷閱讀